第五人格"爸爸"梗的来龙去脉:一个游戏圈的文化切片
凌晨三点盯着电脑屏幕改稿时,突然想起昨天打《第五人格》排位赛,队友发来句"感谢爸爸救命",差点把咖啡喷在键盘上。这个在游戏里流传了两三年的"爸爸文学",仔细琢磨起来还挺有意思——它既不是官方设定,也不是什么正经玩法,但就是莫名其妙成了玩家间的默契暗号。
一、这个梗到底从哪冒出来的?
2019年夏天,我在某个深夜车队里第一次听到开黑语音里有人喊"爸爸给个地窖"。当时以为是哪个中学生口嗨,后来发现游戏公屏、贴吧、B站二创视频里,这个称呼就像野草似的疯长。根据玩家社区考据,主要来源有三个版本:
- 版本1:早期高阶屠夫玩家"月下绅士"直播时,总用老父亲般语气指导萌星,后来粉丝见面就喊爸爸
- 版本2:某次赛事解说激动喊出"这操作简直是你爹",被剪辑成鬼畜视频爆火
- 版本3:游戏里慈善家角色台词"乖儿子"引发的反向称呼
真实情况可能混杂了所有这些元素。就像去年研究《游戏模因的跨平台传播》那篇论文说的,网络梗的诞生往往是个混沌过程,最后大家只记得结果不追究源头。
二、游戏里具体怎么用这个梗?
上周三凌晨单排时,我特意观察了十几局对战,整理出当前最主流的几种用法:
场景 | 典型发言 | 潜台词 |
求生者想保平 | "爸爸别追了去守尸吧" | 试图用亲情绑架监管者 |
监管者放水 | "当爹的让儿子三跑" | 给自己放海找台阶下 |
队友救人成功 | "谢谢爸爸救我狗命" | 夸张化表达感激 |
最绝的是有次遇到个红蝶玩家,开局就公屏打字:"四个儿子别跑太远"。结果那局变成老鹰捉小鸡模拟器,最后大家集体在月亮河公园坐旋转木马——你看,这个梗甚至能改变游戏行为模式。
三、为什么偏偏是"爸爸"不是别的?
凌晨四点翻着《亚文化:风格的意义》这本书,突然想明白几点:
- 权力关系具象化:监管者和求生者本身存在压制/被压制关系
- 消解对抗性:用家庭称谓软化竞技游戏的紧张感
- 中二病残留:就像初中男生总爱当别人爸爸的心理
去年官方角色认知榜上,约瑟夫以32%的"最想认爹监管者"票数夺冠。仔细想想确实,那个收刀动作和银发造型,简直就是乙女游戏里走出来的霸道总裁爹系角色。
四、这个梗带来的连锁反应
现在游戏里甚至衍生出完整黑话体系:
- 认爹局:监管者故意放水的娱乐局
- 弑父之战:求生者集体反抗放水屠夫
- 家谱系统:玩家自发组织的师徒关系网
最离谱的是某些自定义房间,直接改成"父子局solo赛"。有次围观两个六阶大佬对决,输的那方真把ID改成"XX的乖儿子"整整一周——这种玩得起的精神,倒是挺符合第五人格玩家一贯的沙雕气质。
窗外天都快亮了,文档右下角的字数统计停在2873。突然想起明天(准确说是今天)还有排位赛,不知道会遇到哪个路人大佬愿意当"临时爸爸"。反正这个梗就像游戏里的涂鸦墙,有人觉得幼稚,有人乐在其中,但确实成了这个虚拟庄园里独特的风景线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