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蛋仔派对遇上圆梦之星:一场游戏圈暗流涌动的诉讼战
凌晨2点37分,我的咖啡已经凉了第三回。盯着屏幕上两家游戏公司互扔律师函的新闻,突然觉得这事儿特别像小区门口两家奶茶店打架——只不过他们抢的不是客源,而是"谁抄了谁"这口锅。
一、事情是怎么闹起来的?
2023年夏天,《蛋仔派对》的DAU(日活用户)刚突破3000万,网易突然把《圆梦之星》的预约海报拍在了各大应用商店首页。眼尖的玩家当时就发现,这俩游戏的UI布局像得离谱:
- 都是Q版3D角色在糖果色地图里乱斗
- 淘汰机制都采用"平台坍塌+毒圈收缩"
- 甚至连结算界面的撒花特效都用了同款粒子参数
我在游戏行业的朋友老张说得更损:"就像把肯德基的包装盒换个颜色直接装麦当劳的薯条。"
二、诉讼桌上的炸弹
2024年Q1季度财报电话会上,网易高管那句"良性竞争促进业态发展"话音刚落,《蛋仔派对》母公司就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递交了诉状,索赔金额据说能买下珠江新城半栋写字楼。
争议点 | 蛋仔方主张 | 圆梦方反驳 |
角色动作模组 | 12处关键帧相似度超90% | 引用公开论文《虚拟角色通用动作库研究》 |
地图机关设计 | 专利ZL2022XXXXXX被侵权 | 出示2019年某韩国综艺版权授权书 |
1.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"既视感"
最绝的是旋转木马关卡——《蛋仔派对》里粉色木马逆时针转,《圆梦之星》就改成蓝色木马顺时针转,但障碍物摆放的黄金分割比例愣是分毫不差。我采访的独立游戏制作人小王边啃煎饼边说:"这就像把《甄嬛传》台词从'臣妾要告发'改成'本宫要举报',本质还是宫斗戏那套。"
三、玩家社区正在分裂
凌晨3点的贴吧特别魔幻现实:
- 氪了8万的老哥在晒"双修"账号截图
- 大学生用爬虫分析两款游戏代码相似度
- 还有妈妈粉在吵"谁家角色更治愈"
最让我意外的是某游戏论坛的投票——43%玩家认为"谁福利好玩谁",只有27%在乎原创性。这大概解释了为什么两家月流水还能双双破亿,活像奶茶店打架反而带火了整条小吃街。
2. 法律之外的灰色地带
翻完200多页的《游戏玩法保护白皮书》才发现,现行著作权法对"玩法借鉴"的界定就像火锅里的脑花——看着完整,筷子一夹就碎。最高法2019年有个判例说"竞技规则属于思想范畴不受保护",但2021年又有判决支持了某三消游戏的特效专利。
搞专利代理的老同学凌晨给我发语音:"现在律师都靠‘接触+实质性相似’原则碰运气,就跟算命先生看手相差不多。"
四、行业蝴蝶效应
这场官司还没开庭,已经吓得5个小团队重做了DEMO。某中型厂商的立项会现在必带知识产权律师,会议室常备速效救心丸。最惨的是渠道商,昨天还收到网易要求下架竞品的律师函,今天就被《蛋仔派对》威胁"敢下架就断供"。
写到这里天都亮了,楼下早餐铺开始炸油条。突然想起老张说的那个地狱笑话:"游戏行业创新就像炸油条——面还是那个面,区别无非是抻长点还是拍扁点。"但玩家手里的甜豆浆,终究会冷掉的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