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人格第一个角色设计图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第五人格第一个角色设计图背后的故事

凌晨3点,我盯着电脑屏幕第17次修改这篇稿子,咖啡杯里沉淀的渣滓像极了游戏策划被甲方打回的初版设计图。突然很好奇——这个让3000万玩家入坑的非对称对抗游戏,最初的角色设计到底长啥样?

一、被遗忘的初代设计稿

2016年冬天,网易的美术办公室里暖气片嗡嗡作响。据《第五人格美术设定集》记载,主美小林在速写本上画下的第一个角色,其实是个戴着鸟嘴面具的"清道夫"概念——后来这个设计被拆解重组,变成了现在的医生和厂长。

第五人格第一个角色设计图

  • 原始设定:手持生锈铁钩的瘟疫医生
  • 废弃原因:恐怖元素过重难以过审
  • 遗产:钩子道具保留给了杰克

我在翻看2017年GDC演讲记录时发现,早期版本的角色移动方式更接近《寂静岭》的拖沓感,测试时玩家反馈"像在操控中风的老爷爷"——这解释了为什么正式版的角色动作突然灵活了起来。

二、从纸面到建模的魔改之路

第五人格第一个角色设计图

第一版3D模型在2017年3月完成时,程序组电脑集体崩溃了三次。当时的实习生小王(现就职于米哈游)偷偷保存的工程文件显示:

设计元素 初版实现 现版本差异
雾刃特效 蓝色粒子 血色雾气
狂欢之椅 木质折叠椅 蒸汽朋克装置

最戏剧性的是园丁的草帽。原画师坚持要用破洞设计表现"被追捕的狼狈",建模师却误以为是渲染错误,连夜修复了八个小时直到被主美骂醒。

2.1 那些胎死腹中的技能设计

凌晨四点的咖啡因让我翻出了2016年的内部测试报告,里面记载着几个堪称魔幻的初代技能:

  • 监管者可以召唤会说话的乌鸦当眼线
  • 求生者能用镜子碎片暂时变成场景道具
  • 所有角色都有饥饿值系统(后来变成了蜘蛛的蛛网)

这些设计在用户测试阶段创造了游戏史上罕见的场面——60%测试者表示"规则太复杂像在解微积分",剩下40%压根没发现这些机制存在。

三、鲜为人知的命名玄学

角色命名会议记录显示,"杰克"这个名字是在外卖小龙虾的餐盒上随手写的。更离谱的是,"园丁"的英文名"Gardener"曾因拼写错误变成"Gardenner",这个错误直到国际服上线前三天才被发现。

命名过程中被毙掉的备选方案包括:

  • "开膛手"→怕引发历史争议
  • "花匠"→听起来像退休大爷
  • "剪刀手爱德华"→版权警告

我在网易2018年Q2的本地化文档里发现,日文版差点把"慈善家"翻译成"お金持ちのおじさん"(有钱大叔),幸亏被懂日语的测试玩家及时拦下。

第五人格第一个角色设计图

3.1 角色台词的前世今生

最早的配音台本里,监管者击杀求生者后会念莎士比亚台词(是的你没看错),这个设计因为"会让玩家笑场"被砍。现在游戏里保留的"狂欢之椅"叫法,其实是编剧在深夜看马戏团纪录片时临时起的代号。

窗外的鸟开始叫了,文档右下角的时间显示05:27。最后说个冷知识:游戏里角色受伤的喘息声,是音效师吃着火锅录制的——那段素材本来要用来做火锅店ASMR,意外发现和游戏氛围谜之契合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