棋牌社团活动中的安全与急救措施
周末的棋牌活动室里,老张正和几个牌友搓着麻将,突然听见隔壁桌“咚”的一声——李大姐捂着胸口滑到了椅子下面。大伙儿手忙脚乱要扶她起来,小王却突然喊了句:“别动!先确认呼吸!”这个参加过急救培训的年轻人,关键时刻还真派上了用场。
你以为的安全角落藏着什么隐患
咱们社团常用的活动场地,仔细打量其实藏着好些风险点:
- 折叠椅的弹簧声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毛,去年隔壁社区就有把椅子突然散架摔伤人的
- 棋牌室角落堆着的纸质奖品箱,离电暖器就半米远
- 窗户上老化的防盗网,紧急情况下反而成了逃生障碍
这些救命细节你注意过吗
隐患类型 | 常见场景 | 预防措施 |
设备老化 | 吱呀作响的折叠椅 | 每月检查承重部件(参考《社区活动场所安全管理规范》第三章) |
突发疾病 | 长时间鏖战引发血压升高 | 配置电子血压计,每小时提醒休息 |
消防隐患 | 堆积的纸质宣传品 | 设置防火隔离区(依据GB50016-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) |
急救箱不是摆设
上个月我去参观兄弟社团,发现他们的急救箱里居然放着过期的硝酸甘油片。咱们可得定期检查这些救命物资:
- 血压计要选上臂式的,手腕式的不准
- 急救毯要备两种——银色的保温,金色的防暑
- AED操作指南要塑封好贴在墙上
关键时刻的救命流程
遇到突发状况记住这个口诀:“一判二呼三处置”。就像上次老刘打牌时突然手抖,先判断是低血糖还是中风——喂糖水前得确认没有呛咳风险。
预防比急救更重要
现在咱们社团定了新规矩:开局前必须做五分钟的手指操,既活动关节又能醒脑。墙上贴的视力表也不是摆设,打牌超过两小时就得测测有没有暂时性视物模糊。
- 通风系统加装了CO₂监测仪
- 每张桌子底下都装了紧急呼叫按钮
- 定期演练消防逃生路线,要求成员蒙着眼都能摸到出口
窗外的梧桐叶沙沙响着,活动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。老张摸着新换的防滑扶手跟我说:“有了这些准备,咱们这把老骨头能安心多战十年。”桌上的象棋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,安全,才是棋牌之乐最踏实的底色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