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王者荣耀的是不是受虐狂
玩王者荣耀的是不是受虐狂?这事儿得掰开了说
凌晨两点半,手机屏幕还亮着,老张第7次被对面兰陵王切死后,突然把脸埋进枕头里嚎了一嗓子:"我特么是不是有病啊?"这场景我太熟了——毕竟上个月我连跪12把的时候,也怀疑过自己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才继续玩这破游戏。
一、先整明白什么叫"受虐狂"
心理学教材里写着呢,受虐倾向(masochism)得满足三个条件:持续寻求痛苦、过程中获得快感、形成依赖循环。拿这个标准套王者玩家,事情就开始变得微妙了。
典型行为 | 像受虐狂吗? | 实际动机 |
连败后继续排位 | ✓ 表面很像 | 胜负欲+沉没成本作祟 |
被队友骂还配合 | ✓ 特别像 | 团队荣誉感使然 |
主动玩辅助位 | × 完全不是 | 策略选择/社交需求 |
二、那些看起来像自虐的游戏瞬间
上周我蹲厕所打排位时统计过,平均每局会遇到:
- 1.3个挂机队友
- 2.7次网络460
- 4.9句祖安发言
- 0.5个偷蓝的对面打野
但最邪门的是,80%的玩家遭遇这些破事后,会选择立刻开下一把。这确实很像抖M行为——直到我发现《行为成瘾》期刊里那个实验:小白鼠宁愿被电击也要按奖励按钮,跟人类死磕排位机制简直一模一样。
2.1 多巴胺陷阱才是真凶
游戏策划比我们懂心理学。那个"再赢一把就睡"的魔咒,其实是精心设计的:
- 输赢交替的间歇强化
- 败方MVP的安慰奖
- 晋级赛的赌徒效应
我哥们王胖子说得精辟:"你以为自己在受虐,其实是大脑在偷偷吃糖。"
三、资深玩家的真实心态
采访了三个王者段位的老油条,画风是这样的:
案例1: "被虐?不存在的。我玩元歌被针对10次,只要反杀1次就能爽半天"(这属于典型的挑战型人格)
案例2: "队友越菜我越兴奋,带飞逆风局比碾压有意思多了"(这哥们后来去做了危机公关)
案例3: "主要陪女朋友玩,她拿瑶骑我头上送双杀的样子...很治愈"(这位应该去申请诺贝尔和平奖)
3.1 社交需求不能忽视
大学宿舍开黑和独自闷头玩完全是两个游戏。去年疫情封校时,我们系男生靠王者荣耀完成了:
- 6对情侣撮合
- 3个创业团队组建
- 1次跨年级约架和解
这哪是受虐?分明是当代年轻人的数字化生存训练。
四、游戏设计中的痛苦经济学
游戏策划老李跟我透底:"没有挫败感的快乐就像没放盐的菜。"他们刻意设置的"痛苦点"包括但不限于:
痛苦类型 | 设计目的 | 玩家获益 |
补刀惩罚 | 提升操作门槛 | 精准度训练 |
elo机制 | 维持日活 | 抗压能力培养 |
英雄克制 | 刺激消费 | 策略思维锻炼 |
所以别急着骂天美,人家这是在下一盘大棋——用游戏痛苦兑换现实能力,跟健身房教练逼你做最后一组力竭训练差不多意思。
五、健康玩家的自我修养
凌晨三点,我又遇到开局送人头的队友。但这次我发现了新大陆:
- 打开语音指挥变成领导力培训
- 研究英雄克制链堪比商业竞争分析
- 逆风局偷家成功那刻多巴胺爆表
隔壁心理学系的陈教授说过句实话:"人类本来就需要适度受挫,与其在现实碰壁,不如在游戏里历练。"当然这话可能是在为他黄金段位找借口。
窗外的天开始泛白了,手机弹出"是否继续排位"的提示。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,突然想起昨天那个0-10的典韦还在好友列表里——他ID叫"老板骂我就变强",看来是个明白人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