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支部活动记录范文:品牌塑造与推广的实战手记
上周五,咱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排起了长队。张大妈拿着刚领到的剪纸作品跟街坊炫耀:"这可是支部活动请来的非遗老师手把手教的!"这样的热闹场景,在我们社区已经成为每月固定风景。作为社区支部委员,我整理了这份活动记录,带大家看看我们如何把常规活动做成品牌项目。
一、品牌定位:找准社区的"独家记忆"
去年街道评比,我们社区在文化类活动中得了倒数第三。新上任的王书记带着我们连开三天座谈会,终于找出问题症结——活动同质化严重,居民记不住特色。
1. 需求调研三步走
- 线上问卷:通过企业微信收集327户居民偏好
- 楼长走访:重点访谈28位社区意见领袖
- 历史溯源:查阅街道志发现本社区曾有皮影戏传统
活动类型 | 参与率 | 复购率 | 媒体报道 |
常规讲座 | 18% | 5% | 0次 |
非遗体验 | 63% | 41% | 3次 |
二、品牌视觉:让logo自己会说话
我们的品牌标识经历了三次迭代。最初版本是标准的党徽+文字组合,居民反馈"太严肃"。现在的最终版融合了社区古槐树剪影和流动丝绸造型,既体现地域特色,又暗含"党群纽带"寓意。
2. 视觉落地四件套
- 定制帆布包(发放量突破2000个)
- 系列主题书签(随活动发放)
- 联名工作证(志愿者专属标识)
- 季度纪念徽章(集齐4枚兑换奖品)
三、内容运营:把活动变成连续剧
参考热门综艺的季播模式,我们将品牌活动设计成三大系列:
3. 王牌活动矩阵
- "传家宝"非遗传承季(春/秋两季)
- "胡同故事会"口述史计划(每月双周)
- "红色盲盒"主题党日(重大节庆日)
传播渠道 | 曝光量 | 转化率 |
社区公告栏 | 2000+/月 | 17% |
抖音话题 | 15w+ | 32% |
四、推广创新:让居民成为代言人
上个月举办的"我家有绝活"擂台赛意外走红。退休电工老周展示的维修技巧视频,在抖音获得2.3万点赞。我们顺势推出"社区达人"认证计划,已有17位居民获得专属头衔。
4. 裂变传播三板斧
- 打卡积分制(可兑换物业费抵扣)
- 亲友推荐奖(带新居民参加活动双倍积分)
- UGC内容池(精选居民作品制作成明信片)
夕阳把党群服务中心的玻璃窗染成金色时,几位阿姨还在追着工作人员问:"下个月能不能再开一期布艺堆绣课?"这样的场景,或许就是我们品牌建设最好的成绩单。隔壁社区的李书记昨天来取经,看着他认真记录我们每个细节的样子,我知道这场没有终点的长跑,我们还要继续加速……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