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王者荣耀遇上英雄联盟:一场关于人气的民间辩论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2点,我蹲在便利店吃关东煮的时候,隔壁两个高中生突然为"LOL和王者荣耀哪个更火"吵了起来。这让我想起上周公司午休时,策划部的小张和市场部老王也为此差点掀了食堂桌子。作为两个都玩过的老玩家,今天干脆用数据和个人观察聊聊这个话题。

一、比赛直播间的温度差

去年英雄联盟S12总决赛那天,我特意开了两个显示器:左边是斗鱼英雄联盟官方直播间,右边是虎牙王者荣耀KPL秋季赛。当时记录的数据很有意思:

平台 英雄联盟S12 王者荣耀KPL
峰值人气值 3.2亿(多平台合计) 1.8亿(主要虎牙)
弹幕数量 每分钟约4500条 每分钟约3200条
热搜数量 微博前50占7个 微博前50占4个

但有个细节很微妙——王者荣耀的观众更爱发语音弹幕,特别是团战时满屏的"牛逼"和"卧槽",而LOL观众更喜欢用文字玩梗,比如"大飞老师"、"1557"这类圈内黑话。

二、线下观赛的烟火气

去年在上海出差时,我同时体验了两种比赛的线下观赛氛围:

  • 英雄联盟:梅赛德斯奔驰中心门口,黄牛票炒到5000+,现场观众穿着各战队队服,很多人带着应援棒和自制手幅,拍照时会自动切换成"电竞脸"
  • 王者荣耀">静安体育中心的露天观赛区,更多是穿着校服结伴来的学生党,现场飘着烤肠和奶茶的味道,每波团战都能引发集体跺脚,震得我咖啡洒了三次

有个穿JK制服的小姑娘跟我说:"看KPL就像参加年级篮球赛,看S赛更像在追星。"这句话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两种赛事气质的差异。

2.1 关于门票的冷知识

根据大麦网2022年数据:

  • KPL常规赛门票通常在开售15分钟内售罄
  • LPL常规赛热门场次需要1-3小时
  • 但S赛决赛门票3秒就会被抢光,二手市场溢价程度堪比周杰伦演唱会

三、玩家群体的平行宇宙

我家楼下的网吧最能说明问题——左边区域是LOL玩家,清一色机械键盘配降噪耳机,屏幕永远停留在OP.GG的胜率统计页面;右边王者荣耀区就热闹多了,五连坐开黑的基本都在大呼小叫,桌上摆着五部正在充电的手机。

腾讯2022年度游戏报告里挖到些有趣数据:

英雄联盟王者荣耀比赛人气对比

维度 英雄联盟 王者荣耀
日均在线峰值 800万 1.2亿
女性玩家占比 32% 47%
30岁以上玩家 18% 29%
平均单局时长 28-35分钟 12-18分钟

这组数据特别解释了我表姐家的现象——她老公每晚雷打不动要打两把LOL排位,而她本人在洗碗间隙都能用王昭君拿个三杀。

四、商业价值的错位竞争

英雄联盟王者荣耀比赛人气对比

去年帮某快消品牌做投放方案时,我们团队发现个规律:

  • 想卖键盘、耳机、电竞椅就投LOL赛事,转化率高得吓人
  • 奶茶、零食、美妆在KPL的广告效果能翻倍,特别是中场休息时段的口播广告

赛事赞助方面也有意思:

  • 奔驰连续赞助LPL六年,去年新增了外星人雷蛇
  • KPL的赞助商除了vivo手机,更多是香飘飘清扬这类生活消费品

这种差异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观众群体的消费场景——看LOL比赛时你在电脑前正襟危坐,看KPL可能正瘫在沙发上吃薯片。

4.1 关于直播打赏的观察

在B站看过一个主播收入分析视频,发现:

  • LOL技术流主播的舰长更多是25-35岁男性
  • 王者荣耀娱乐主播的榜一大哥经常显示"XX妈妈"、"XX小仙女"
  • 有个叫"甜甜珂"的女主播,生日当天收到1314个奶茶(直播平台虚拟礼物),够开奶茶店了

五、文化渗透的两种路径

上周路过小学门口,听见几个孩子在争论"镜和劫谁更秀",突然意识到这两个游戏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辐射方式:

英雄联盟的破圈靠的是:

  • 虚拟女团K/DA的全球巡演
  • 英雄故事登陆Netflix的《双城之战》
  • 职业选手的八卦能上娱乐版(比如Uzi结婚的热搜)

王者荣耀则擅长:

  • 敦煌飞天皮肤上央视文化节目
  • 必胜客联名套餐在学生群体病毒传播
  • 游戏语音包变成短视频热门BGM

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爷都知道"猥琐发育别浪",但能准确说出Faker三个冠军年份的,大概率是网吧通宵的老哥。

凌晨四点的便利店,店员开始拖地了。玻璃门上倒映着两个影子:左边的人手机里传来"Victory"的提示音,右边的人平板上正播放着KPL总决赛回放。或许根本不存在谁更火的问题,就像你不会比较咖啡和奶茶哪个更好喝——取决于你现在是想提神,还是想获得简单的快乐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