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老师玩蛋仔派对这事,我扒了三天终于搞明白了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刷到田老师直播玩蛋仔派对的切片视频。这个戴着圆框眼镜、总爱穿格子衬衫的物理系副教授,现在直播间里被小学生追着扔炸弹的样子,实在和讲台上推导薛定谔方程的画风差太远。
一、事情是怎么开始的
去年冬天田老师发过条朋友圈:"改期末试卷改到脑壳痛,学生推荐了这个。"配图是蛋仔派对组队界面,队名赫然写着"量子力学突击队"。后来他直播时透露,最初只是想研究青少年游戏行为,结果自己掉坑里了。
现在他的直播固定流程是:
- 20:00-20:30:讲今日物理小知识(最近常用蛋仔地图解释势阱理论)
- 20:30-22:00:和网友组队开黑,最爱玩"揪出捣蛋鬼"
- 22:00后:边拆弹边回答粉丝物理题
1. 那些让人笑疯的名场面
日期 | 事件 | 经典语录 |
3.14 | 用圆周率当游戏ID被系统判定违规 | "π招谁惹谁了?" |
4.1 | 把实验室弹簧秤改装成手机支架 | "精度±0.1g,稳得很" |
二、为什么这事特别有意思
我翻了他最近三个月直播数据,发现几个反常识的点:
- 下午三点的小学生观众占47%,这个时段他通常在备课本该
- 打赏榜单前十里6个是家长,最壕的那个留言:"孩子终于肯学物理了"
- 直播间同时在线峰值出现在讲解"蛋仔抛物线与重力加速度"时
有次他操纵粉色蛋仔卡在bug点,突然开始分析:"这个模型碰撞体积判定啊..."话没说完就被炸弹炸飞,弹幕瞬间被"哈哈哈哈"和"老师再说一遍"刷屏。
2. 学术界怎么看这事
我在知网搜到篇《非正式学习场景下的知识传播》,里面那个"用游戏机制解构专业知识的案例",明眼人都看得出在说谁。不过田老师自己倒挺实在:"就是图一乐,他们要真去翻我论文我才害怕。"
三、你可能不知道的细节
他实验室的研究生偷偷告诉我,田老师办公桌抽屉里放着:
- 蛋仔限定徽章(别在教案夹上)
- 手写版"游戏术语-物理概念对照表"
- 三包不同口味的小浣熊(直播时嘎嘣脆)
最绝的是上学期期末考,有道题题干写着:"假设蛋仔质量为m,在斜面上..."后来学生去办公室抗议,他挠着头说:"哎呀暴露了。"但坚决不承认是故意出的题。
现在他带的毕业设计组,有个课题就叫《基于派对游戏的物理模拟器设计》。凌晨改论文时给我发消息:"这帮小崽子,把我游戏胜率都做进数据分析了。"配图是张折线图,横坐标写着"发表SCI篇数",纵坐标是"赛季积分"。
昨晚直播他又翻车了,玩捉迷藏时躲在角落改作业,结果被小学生用喇叭全图广播:"那个装石头的叔叔,你红笔反光啦!"屏幕前的我差点把泡面打翻在键盘上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