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加天猫大促的定价秘籍:让爆单和利润两不误
老张蹲在仓库门口抽烟,看着隔壁老王家的快递车进进出出。上个月天猫618,老王的店铺销售额涨了300%,自己却因为定价失误亏了运费险。这眼看双11又要来了,咱们中小卖家到底该怎么定价格?今天就来唠点实在的。
一、别急着拍脑袋定价格
去年双11有商家把原价199的连衣裙标到599再打5折,结果被平台警告「虚假促销」。咱们得先摸清楚市场行情:
- 打开生意参谋竞品分析,盯着TOP10同款的日常价、活动价、满减套路
- 用淘宝价格透视插件查看历史最低价,别撞了平台「30天最低价」的红线
- 算清楚自己的保本价=(进货价+包装+物流+平台扣点)÷(1-退货率)
举个栗子
某零食店铺的夏威夷果成本价13元,日常卖25元。大促前监测到竞品都在做「买2送1」,折算下来单价16.7元。他们最终决定主推39.9元套餐(夏威夷果+碧根果+满减券),既避开了价格战又拉高了客单价。
二、5个让顾客忍不住下单的定价套路
1. 动态定价:跟着流量走
参考亚马逊的小时级调价系统,我们可以用「旺店宝」这类工具设置:
时段 | 策略 | 效果 |
预热期(前3天) | 显示划线价+倒计时 | 收藏加购率↑18% |
爆发期(0-2点) | 前100名折上折 | 转化率↑35% |
平销期(最后6小时) | 显示已售罄库存 | 紧迫感提升成交速度 |
2. 心理战定价法
- 尾数定价:198比200看起来便宜一档,但实际只差2元
- 阶梯满减:满300减50,满500减120,逼着凑单
- 隐形提价:把79元产品改成"第二件半价",实际单价59.25
3. 组合拳定价
某母婴店铺的数据:
- 单品售价:奶瓶59元(利润率30%)
- 套装策略:奶瓶+3个替换头=129元(利润率45%)
- 搭配满减:满199再送安抚奶嘴(清库存)
三、这些坑千万别踩
去年双11有23%的商家因为定价问题被投诉(来源:艾瑞咨询《2023年电商大促消费行为报告》),主要栽在:
- 把日常折扣品当原价标注
- 忘了计入退换货成本
- 跨店满减和店铺券叠加导致亏本
真实案例
某服装店主设置了满200减50,同时有个隐藏的8折券。结果顾客叠加使用后,原价299的外套实付179,每单倒贴20元。这就是没在店铺宝里设置优惠互斥的后果。
四、大促后别忘了这件事
杭州某数码店铺的骚操作:大促结束当天立即恢复原价,但给收货快的顾客返「惊喜红包」。既保住了活动期间的GMV,又让顾客觉得后续购买也不亏。
定价从来不是数学题,而是心理博弈。就像我家楼下早餐店,豆浆从2块涨到3块没人察觉——因为他们同时推出了「包子+豆浆=4元」的套餐。天猫大促的定价,玩的也是这个道理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