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第五人格角色变成Q版球球,这画风也太魔性了吧!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凌晨三点盯着电脑屏幕改稿,突然刷到玩家自制的第五人格Q版球形角色图,手里的咖啡差点喷出来——红蝶的蝴蝶结大得能当降落伞,厂长的傀儡变成两颗会走路的卤蛋,这魔性画风简直让人睡不着觉!

这些球型角色到底有多离谱

根据非对称对抗游戏玩家社区2023年的调研,超过62%的二次创作都在尝试Q版变形。但把角色压缩成球形的操作,属实是脑洞开到外太空了:

  • 佣兵奈布的军刀只剩刀柄露在球体外面,像插着牙签的糯米团子
  • 祭司菲欧娜的洞杖变成棒棒糖,门之钥成了挂在毛线球上的钥匙扣
  • 最绝的是鹿头班恩,那两个鹿角直接进化成圆规,活像被压路机碾过的麋鹿
原版特征 球形化后 违和度
红蝶的2.3米长刀 寿司卷上的蟹棒 ★★★★☆
杰克的金属爪 圆球表面凸起的猫抓板 ★★★☆☆
蜘蛛的机械腿 插满吸管的椰子 ★★★★★

物理引擎崩溃现场

想起上周用Blender试着把厂长球形化的惨剧——当那个直径1.2米的球体试图翻窗时,游戏物理引擎直接表演了太空步滑行。这要真实装到游戏里,估计求生者会被滚过来的圆球厂长笑到忘记逃跑。

第五人格人物q版球形

为什么球形化会这么上头

啃着冷掉的披萨翻论文,发现《娱乐软件心理学》里早说过:人类对圆润物体的防御机制会自动降低。简单说就是看到圆滚滚的东西,大脑会默认「这玩意肯定没杀伤力」。

  • 恐怖游戏角色变球后,压迫感直降80%
  • 追击动作从「我要杀了你」变成「我要用肚皮弹飞你」
  • 连恐惧震慑都像在玩碰碰车

不过最绝的还是玩家们的改造逻辑:保留一个核心特征,其他全部圆润化。比如保留约瑟夫的相机但把他本人变成会漂浮的富士山形状,或者让调香师的香水瓶变成挂在气球上的小吊坠。

民间大神的魔改法则

在某个凌晨四点的同人讨论版看到份「球形角色设计指南」,简直是用爱发电的典范:

第五人格人物q版球形

  1. 头部与身体1:1等比例合并
  2. 所有尖锐物品改用软胶材质表现
  3. 移动方式优先考虑滚动/弹跳
  4. 必杀技要保留但改成搞笑版(比如小丑的火箭筒变成泡泡枪)

突然理解为什么这些作品能在Pixiv连续三个月屠榜了——当你看着监管者像个漏气的篮球在庄园里蹦跶,谁还在意游戏原本的恐怖氛围啊!

当官方也开始玩梗

网易去年愚人节还真出了个隐藏彩蛋:匹配加载界面时疯狂点击角色头像,会触发全员变成简笔画圆球的特效。虽然只持续3秒,但贴吧当天就炸出两千多条「求常驻模式」的帖子。

据内部流出的概念图(别问我哪来的,凌晨的聊天记录都是混沌的),美术组确实提案过Q版模式,但考虑到要重做所有动作模组就搁置了。不过文件里那些草图是真的有毒:

  • 孽蜥的舌头攻击改成橡皮筋回弹
  • 使徒的猫变成毛线团
  • 破轮三兄弟直接合体成联排汤圆

键盘已经按出火星子了,文档字数才刚过两千。最后放个冷知识吧:游戏里角色实际碰撞体积本来就是类球形的,只不过平时被模型包裹着——合着我们早就在操控球球打架了?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