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过完五一假期,超市王经理就盯着日历发愁——今年端午节怎么做出新意?去年隔壁卖场搞了个“粽子满100减20”,结果客流全被吸走了。他掏出口袋里的薄荷糖,突然想起女儿前天说:“爸,我们班同学现在买零食都看小红书推荐……”
一、藏在艾草里的消费密码
中国零售协会《2023节日消费报告》显示,端午节期间商超客单价同比提升18.7%,但客户停留时间缩短了12分钟。就像我家楼下李婶说的:“现在谁还愿意在超市人挤人挑粽子?手机点点就送上门了。”
营销方式 | 覆盖人群 | 转化率 | 成本占比 |
---|---|---|---|
传统海报 | 35-55岁 | 6.2% | 22% |
短视频营销 | 18-40岁 | 14.8% | 18% |
LBS精准推送 | 20-45岁 | 23.5% | 15% |
1. 蛋黄肉粽背后的数据洞察
永辉超市去年做过个有趣实验:在30家门店投放咸粽子,70家门店主推甜粽子。结果咸党区域的端午礼盒销量反而比甜区高出27%。原来现代人买粽子,送人比自己吃多3倍。
- 华东地区偏好海鲜粽礼盒
- 华北市场杂粮粽销量增长41%
- 西南地区辣味粽搜索量暴涨300%
二、三个让人忍不住剁手的绝招
记得去年端午节,我家小区超市在电梯里贴了张手写告示:“凭孩子画作的龙舟,换5元粽子券”。结果整个楼道的家长都在朋友圈晒娃的作品,这可比冷冰冰的优惠券管用多了。
2. 智能选址的降维打击
沃尔玛2023年端午节前做了件事:把临时促销点从传统的主通道,挪到生鲜区与日用品区的交界处。监控数据显示,交叉购买率直接提升65%,很多原本只想买粽子的顾客,顺手就拿了食用油和咸鸭蛋。
商品组合 | 独立购买率 | 组合购买率 | 客单价增幅 |
---|---|---|---|
粽子+白酒 | 34% | 61% | 88元 |
粽叶+糯米 | 27% | 53% | 42元 |
香囊+儿童文具 | 12% | 39% | 29元 |
3. 情绪营销的化学作用
大润发去年推出的“记忆中的端午味道”专区,摆放着老式竹编提篮、传统印花粽叶。监控发现这个区域40岁以上顾客停留时间长达7分钟,是普通货架的3倍。更妙的是,他们同步上线了“帮爸妈找回年轻味道”的短视频,点赞量破10万。
三、让95后主动晒朋友圈的秘诀
盒马鲜生做过一场实验:把粽子礼盒改造成龙舟造型的盲盒,每个盒子里随机放入不同口味粽子。结果社交媒体曝光量是常规包装的17倍,甚至有年轻人专门收集整套包装。
- AR扫码看粽子制作过程
- 粽子形状的手机支架赠品
- 打卡送非遗香囊DIY材料包
超市张姐最近学会个新招:在称重台放上端午节限定贴纸,顾客可以自由装饰购物袋。她说现在收银台总是欢声笑语的,有些小姑娘特意多买两样东西就为凑个九宫格。
互动形式 | 参与率 | 二次传播率 | 成本 |
---|---|---|---|
拍照打卡 | 38% | 22% | 0.5元/人 |
DIY体验 | 61% | 47% | 3.2元/人 |
社交裂变 | 84% | 63% | 1.8元/人 |
超市门口的艾草香渐渐飘散,王经理看着实时数据大屏露出笑容。这次他们尝试在购物小票上印端午食谱,没想到带动关联商品多卖出2300单。收银台前的阿姨正跟老伴说:“晚上按这个方子做个荷叶鸡,孙子肯定喜欢……”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