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植树节遇上语文课:用一棵小树撬动孩子表达的N种可能
春日的阳光透过教室玻璃斜斜洒进来,我正在给三年级备课。窗外的香樟树正冒新芽,忽然想起去年植树节,班里那个总爱揪衣角的小雨——她蹲在树苗旁比划树根的样子,竟成了那年最生动的作文素材。
一、藏在树坑里的表达课
去年带孩子们去郊外植树时,我发现个有趣现象:当孩子们手心沾满泥土,他们的表达欲就像解冻的溪水。小胖边填土边念叨"这土像奶奶做的红糖馒头",文静的小雅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幅"树宝宝成长图"。原来植树不只是劳动教育,更是天然的沉浸式表达训练场。
1. 口头表达:给每片叶子装麦克风
- 树苗入职演说:让孩子扮演刚入土的树苗做3分钟自我介绍
- 实战案例:分组讨论制定《树木养护指南》,用思维导图展示
- 创设"树医生问诊台",模拟处理黄叶、虫害等"病例"
传统演讲 | 情境化表达 |
背诵式发言 | 角色扮演+道具辅助 |
单向输出 | 互动问答+现场应变 |
2. 书面表达:让文字在年轮里生长
我们班的"树叶日记"已成传统。孩子们每周选取校园里特定树木观察,有人写成童话:"梧桐先生今天打了个喷嚏,飘落十八片金叶子";有人做成数据记录表,还标注出"叶脉生长角度与光照关系"。
- 建立《班级树木成长档案》,包含文字、绘画、测量数据
- 创作"树的自传",从种子到参天的生命历程
- 设计树木名片:用不超过50字说清特征
二、情感表达:年轮里的心灵密码
去年深秋,我带学生在落叶堆里玩"情感匹配游戏"。当小凯把枯叶轻轻放进溪水,说出"树叶船要去寻找春天"时,这个总被说"情感淡漠"的孩子,眼里闪着少见的光。
1. 建立情感坐标
情感维度 | 树木联结点 |
责任感 | 认养树苗日常养护 |
同理心 | 观察树木受伤后的自愈过程 |
2. 情绪容器设计
- "树洞信箱":用图画或文字向树木倾诉
- 制作情绪树叶:不同颜色代表喜怒哀乐
- 树木剧场:用肢体演绎四季轮回
三、非语言表达:枝桠间的另一种声音
记得让学生用肢体模仿树木那次,平时寡言的小浩蜷成种子状,慢慢舒展成枝干,最后定格时眼角有泪。这种超越语言的表达,往往藏着最真实的心声。
1. 身体会说话
- 风雨中的树:用肢体表现抗压过程
- 年轮密码:通过旋转、伸展等动作传递年龄信息
- 树木影子剧场:利用光影讲故事
2. 艺术重构自然
艺术形式 | 教学要点 |
树皮拓印画 | 观察纹理的叙事性 |
落叶拼贴诗 | 形态与意象的关联 |
暮色渐浓,窗外的香樟树在春风里沙沙作响。备课本上记着明天的活动设计:让孩子们闭眼触摸树干,把触感转化成颜色形容词。或许某个孩子会说出"树皮像外婆的粗布围裙",那便是最动人的语文课了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