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市搞促销到底是赚是赔?看完隔壁老王的账单我悟了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我家楼下超市老板老王最近愁得直薅头发——上个月搞了个"满100减20"的活动,结果月底算账发现利润比平时少了三成。这事儿在社区业主群里炸开了锅,张大妈说"赔本赚吆喝",李大爷却觉得"薄利多销才是硬道理"。超市优惠活动对商家的影响,真不是拍脑袋就能说清楚的。

一、促销活动背后的"隐形算盘"

上周三晚上九点,我亲眼看见老王在收银台后头按计算器,嘴里念叨着:"这袋大米进价都68了,卖69.9还送鸡蛋,图啥呢..."其实超市常用的五种促销套路,藏着不少小心机:

  • 满减券:就像游戏里的连环任务,让你不知不觉多买两包纸巾
  • 限时特价:早上七点的鸡蛋打折,顺便带动早餐面包的销量
  • 买赠活动:买酱油送洗碗布,清库存的妙招
  • 会员积分:攒够500分换购卫生纸,拴住回头客的缰绳
  • 组合套餐:泡面+火腿肠的套餐价,比单买便宜三块钱
活动类型 客单价提升 毛利率变化 复购率影响
满100减20 +35% -8% +12%
限时特价 +18% -15% +5%
买赠活动 +22% -5% +8%

1.1 货架上的心理战

老王有次喝多了跟我说,他把儿童零食放在收银台旁边后,连带销售的酸奶销量涨了四成。这种"关联营销"的套路,可比直接打折聪明多了。就像超市总把卫生巾和纸巾摆在一起,等你反应过来时购物车已经多了两包湿巾。

二、优惠活动的双面效应

超市优惠活动对商家利润的影响是什么

上个月社区新开了家生鲜超市,老王被迫搞了个"充值500送100"的活动。头三天人挤得跟春运似的,但月底盘账发现:

  • 粮油销量翻倍,但毛利少了15%
  • 冷冻食品周转率提升,电费却多支出了2000块
  • 20%的顾客用完充值余额就不再光顾

2.1 那些看不见的成本

超市优惠活动对商家利润的影响是什么

有次我去帮老王理货,发现他进了200箱特价牛奶。结果半个月过去,还剩30箱临期品。"光想着每箱赚5块,没算上处理临期品的损耗",老王边说边往降价标签上贴黄条。后来看他的进销存系统,才发现仓储成本比平时多了18%。

成本类型 常规运营 促销期间 增幅
人工成本 1.2万元 1.8万元 50%
物流损耗 800元 1500元 87.5%
电力消耗 3000元 4200元 40%

三、街角小超市的生存智慧

现在经过老王超市,总能看到他在小黑板上写新促销方案。上周推出的"晚市蔬菜盲盒"挺有意思——每天七点后,10块钱能买三样随机搭配的蔬菜,据说这样既解决了损耗问题,又吸引了不少年轻顾客。听收银员小妹说,这个月生鲜损耗率从8%降到了4.5%。

隔壁水果店老板老张也学精了,把香蕉和苹果做成"减肥套餐",搭配酸奶打八折。这种组合拳打下来,客单价从35元提到了58元。有次看见他在本子上算账,毛利率居然还比单卖提高了2个点。

超市的灯光依然每天亮到十点,老王最近在研究怎么用会员数据做精准促销。他说打算把顾客分成"宝妈族"和"上班族",分别推送尿不湿折扣券和速食套餐。收银台前的口香糖换了位置,听说这样能多卖三成...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