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贺德雷遇上明日方舟:一场硬核战术与末世哲学的碰撞
凌晨三点半,我盯着屏幕上《明日方舟》的基建界面发呆,手指无意识敲着键盘。突然想到个有趣的问题——如果法国左翼政治家皮埃尔·贺德雷活在泰拉世界,他会怎么看待罗德岛的感染者问题?这个荒诞的念头让我彻底睡不着了。
谁是贺德雷?为什么把他和二次元手游扯上关系
说实话,第一次在哲学系朋友的读书会上听到贺德雷这个名字时,我差点把咖啡泼在萨特文集上。这个20世纪法国共产党内最叛逆的思想家,主张"暴力是分娩新社会的助产士",却在1949年遭遇离奇暗杀。他的理论核心简单来说就三点:
- 现实主义的革命伦理:为了更大的善可以暂时妥协
- 辩证的暴力观:暴力像手术刀,关键看谁在用
- 集体赎罪论:个体必须为所属群体的历史罪行承担责任
而《明日方舟》里阿米娅那句"我们必须用理智战胜情感",简直像是从贺德雷1948年的演讲稿里扒出来的。更巧的是,游戏里整合运动的极端手段与罗德岛的务实路线,活脱脱就是贺德雷与萨特那场著名论战的翻版。
矿石病危机中的电车难题
记得主线第六章里那个经典选择吗?当感染者暴徒劫持平民时,凯尔希直接下令狙击手开火。这种牺牲少数拯救多数的决策,简直就是贺德雷理论的完美案例研究。
情境 | 贺德雷式解法 | 游戏中的对应 |
镇压感染者暴动造成平民伤亡 | 承认道德污点但坚持必要性 | 龙门近卫局的处理方式 |
与极端组织暂时合作 | 策略性妥协换取长期利益 | 罗德岛与莱茵生命的暧昧关系 |
我打游戏时总在想,要是贺德雷来当罗德岛CEO,可能会把医疗部门改成"临时革命委员会"。毕竟在他看来,连注射器都能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——这话不是我瞎编的,他在《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》里真写过类似观点。
那些游戏里暗合的哲学梗
翻着去年做的游戏笔记,发现不少惊人巧合:
- 霜星死亡时的台词"我们只是走在不同道路上",几乎复刻了贺德雷临终遗言
- 魏彦吾的政治手腕,活像贺德雷描述的"必要的肮脏手段"
- 连PRTS的语音提示"决策已完成",都带着那股冷冰冰的辩证唯物味
最绝的是,贺德雷1947年提出的"革命清洁工"理论——认为革命者要主动承担历史污名——跟阿米娅背负的黑暗秘密简直如出一辙。难怪每次看到小兔子强装坚强的样子,我都想穿过屏幕给她递杯热可可。
当理想主义碰上源石技艺
凌晨四点的冷风吹得我打了个哆嗦。突然意识到,贺德雷最可能和哪个干员吵起来——绝对是迷迭香!那个坚持"绝对不伤害无辜者"的傻姑娘。按照贺德雷在《政治与道德》里的说法,这种纯粹道德观在末世里简直奢侈得可笑。
但游戏编剧显然比哲学家更懂人心。你看煌的档案里那段:"我知道自己手上沾着血,所以更要让后来人不必重复这个过程。"这种自我厌恶式的坚持,反而比任何高大上的理论都更有说服力。也许这就是为什么,我能在战术演习失败十次后还继续肝材料——罗德岛展现的不是完美的正义,而是满身伤痕依然前行的真实。
咖啡已经凉了,窗外开始有早起的鸟儿在叫。突然觉得,贺德雷如果玩《明日方舟》,大概会边骂着"这UI设计太不无产阶级"边氪金抽限定干员。毕竟连他最讨厌的萨特都承认,人永远活在具体情境的选择中——就像我此刻纠结是该睡觉还是再刷一次CE-6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