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蛋仔派对乐园里捏一只小猫的野路子教程
凌晨3点23分,我第17次把小猫的耳朵捏成妙脆角形状之后,终于悟出了点门道。这玩意儿比想象中难搞,但绝对比上班摸鱼画老板的秃头肖像有意思多了。下面这些血泪经验,可能比官方教程更接地气——毕竟官方可不会告诉你,怎么用垃圾桶组件冒充猫铃铛。
准备工作:别急着点建造按钮
先翻出你压箱底的猫咪观察笔记(别告诉我你从没偷拍过小区流浪猫),重点看三个部位:
- 耳朵的三角形其实是带弧度的,顶端稍微圆润
- 尾巴根部比尖端粗三倍左右
- 胡须是从脸颊肉里长出来的,不是粘在空气里的
常见翻车点 | 补救方案 |
猫脸变成大饼 | 把鼻子组件上移5个像素 |
尾巴像电线杆 | 用弯曲工具扭出"问号"形状 |
身体搭建:从一团毛球开始
别被那些复杂的教程唬住,所有猫本质上都是会动的毛绒球。先用基础球体堆出大致结构:
1. 主体框架
- 大号球体压扁30%做身体
- 中号球体削掉底部1/3当脑袋
- 四个长条椭圆假装是腿(后期再细化)
这时候你的作品会像被卡车轧过的龙猫,完全正常。按住Shift键微调组件间距,让各个部位产生若即若离的黏连感——想象猫主子揣手手时那种模糊的肢体分界线。
2. 魔鬼在细节
到这一步我通常已经喝完两罐红牛,开始进入玄学调整阶段:
- 把耳朵旋转15度,制造警觉状态
- 用纹理工具在背部划出隐约的条纹
- 尾巴末端添加0.3%的透明度模拟毛尖
面部工程:拯救面瘫猫
凌晨四点是人类审美最脆弱的时刻,这时候容易捏出克苏鲁风格的猫脸。记住几个救命数据:
眼睛间距 | 等于1.5个眼睛宽度 |
鼻子到嘴的距离 | 不要超过下巴长度的1/4 |
胡须长度 | 延伸到身体轮廓外2-3毫米 |
如果怎么调都像智障猫,试试歪头杀——把整个头部旋转10度,瞬间提升灵动感。这个秘密是我从《虚拟生物微表情研究》里扒出来的冷知识。
动态作弊小技巧
想让静态猫看起来像要扑蝴蝶?在乐园编辑器里:
- 把后腿关节处略微抬起
- 尾巴尖端朝相反方向弯曲
- 耳朵向前倾斜5度
注意!别真的加动画效果,那些晃来晃去的机械运动还不如一张好的静态 pose。这就像你拍证件照时微微吸气的效果,懂吧?
保存前最后检查下比例——成年猫的头部约占身体1/3,幼猫可以夸张到1/2。要是发现猫屁股太翘...恭喜你获得了布偶猫皮肤的制作资格。
窗外鸟叫了,我的咖啡杯里漂着三只淹死的果蝇。保存工程时突然想到,或许该给这只猫加上老板的同款地中海发型?反正乐园里又没动物保护协会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