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聚会禁令下,普通人的「小确幸」生存指南
南山区咖啡店老板林姐把新做的马卡龙装进牛皮纸盒,系上墨绿色丝带时,玻璃门外闪过两个穿防护服的背影。她手上动作没停,只是轻声念叨着:"这已经是本周第三单社区团购订单了。"
当城市按下暂停键
2022年3月14日凌晨,深圳人的朋友圈被同一条通告刷屏。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「5号通告」明确规定:全市餐饮暂停堂食,社区小区、城中村封闭式管理,非生活必需营业场所一律停业。
时间节点 | 主要措施 | 数据来源 |
2022.03.14-03.20 | 全市公交地铁停运 | 深圳卫健委公告 |
2022.05.21起 | 餐饮业恢复50%堂食 | 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|
2022.09.02 | 持24小时核酸进入公共场所 | 深圳特区报 |
城中村里的烟火气
住在白石洲的快递小哥阿强发现,往常挤满外卖员的麻辣烫摊子旁,多了几个支着露营灯的手推车。卖糖水的阿婆学会了在泡沫箱上贴收款码,炒粉摊主老陈的推车上挂着「今日特供:腊味煲仔饭」的手写招牌。
重新定义「聚会」的N种姿势
福田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小王,在居家办公第二周收到了HR的特别提醒:"每天视频会议请保持上半身正装,下半身不限"。这个冷幽默反倒启发了他们部门的周五线上茶话会。
- 阳台交响乐:华侨城某小区每晚8点的保留节目
- 电梯盲盒:龙岗某公寓出现的零食交换计划
- 云健身挑战:健身教练发起的深蹲打卡接龙
厨艺进修班的意外收获
宝安主妇李姐的手机相册里,保存着从「电饭锅蛋糕」到「空气炸锅烧烤」的317张作品照片。她没想到自己分享的「阳台种葱指南」抖音视频,竟然获得2.3万次点赞。
那些被重新发现的生活半径
住在盐田的摄影师老陆,用三个月时间拍完了住处周边三公里内的所有小巷。他的《梧桐山脚100个门把手》摄影集,正在深圳湾万象城的橱窗里展出。
场所类型 | 创新玩法 | 典型案例 |
社区广场 | 露天电影放映 | 莲花街道星光剧场 |
写字楼天台 | 日落瑜伽课程 | 平安金融中心云际计划 |
小区绿化带 | 昆虫观察大赛 | 香蜜湖少儿自然课堂 |
快递柜旁的社交新阵地
龙华某小区的丰巢柜前,经常能看到系着丝带的保温袋。8栋1204的烘焙爱好者用戚风蛋糕换走了3栋502种的罗勒叶,2栋的咖啡师留下的挂耳包旁边,总会出现几颗邻居送的土鸡蛋。
夜幕降临时,深圳湾公园的骑行道上依然有戴着口罩的夜跑者。他们的运动手环在黑暗中划出星星点点的光带,就像这个城市跳动的脉搏。海风掠过海雅缤纷城的霓虹灯牌,商场外墙的巨幅海报刚刚更换成圣诞主题——尽管没人知道明天会怎样,但至少此刻,某栋居民楼里飘出的糖醋排骨香气,正在某个阳台上引发新的烹饪灵感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