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年,王者荣耀玩家起名时的小心思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凌晨三点半,我蹲在训练营里测试新英雄连招,突然看见对面有个叫"闪现接平A"的关羽——这名字让我手一抖把咖啡洒在了睡衣上。这游戏上线七年多,玩家ID就像行走的编年史,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些藏在名字里的时代眼泪。

一、远古时期:耿直boy的取名哲学

2015年刚公测那会儿,游戏商城还卖着288点券的皮肤,玩家取名透着股愣头青的实在劲儿。当时排行榜前百的ID,现在看起来简直像出土文物:

  • 系统默认型: "北京第一韩信"、"上海滩妲己"(当时居然能重复)
  • 直球表白型: "露露我老婆"、"为貂蝉上王者"
  • 中二病晚期: "暗夜の死神"、"孤傲战狼"(配个杀马特头像)

我师父的ID叫"蓝buff给我",有次团战他真开着语音喊:"把蓝给我!我ID都这么写了!"结果被对面针对到野区沦陷。那时候的取名逻辑特别像初中生在QQ空间写签名,生怕别人看不懂自己的游戏人设。

二、2017-2019:名字开始玩花活

随着游戏火爆,取名逐渐卷成行为艺术。有几个现象特别典型:

流派 代表ID 背后逻辑
emoji流 🐯打野不蹭线🐯 当时新出的表情系统催生的卖萌文化
凡尔赛流 巅峰赛混子 实际是个2300分大佬
土味情话 蓝buff给你 对上文"蓝buff给我"的世纪和解

最绝的是有个叫"对面五条狗"的兄弟,每次开局必被全体针对。后来他学乖了,改名"我是对面第六",结果匹配机制真把他分到对面去了——这事在贴吧被嘲了半个月。

2.1 情侣名的黄金时代

那会儿双排的取名套路能总结出规律:

  • 食物链组合:"野区养猪人"配"中路小猪仔"
  • 成语接龙:"守约不负"+"虞姬期许"
  • 羞耻度爆表的:"赵云怀里躺"+"貂蝉腰上晃"

我见过最狠的一对,男的叫"闪现撞墙",女的叫"治疗迁坟",他俩在峡谷死亡的位置永远相隔800码,完美诠释什么叫"最远的距离是技能范围"。

三、2020年后:当代ID迷惑行为大赏

现在的新ID越来越难懂,上次见到个"对抗路秧歌队",点开资料是个省标马超。当代取名主要有这些流派:

1. 废话文学校友:
"闪现没好别开团"(每次团战必发信号)
"回城嘲讽被反杀"(亲身实践型教学)

2. 凡尔赛变形记:
"混分巨兽"(主页挂着三个国标)
"手法一般"(英雄战力2w+)

3. 当代谜语人:
"你线权呢"(玩辅助却疯狂吃中线)
"别压太深"(自己越二塔送人头)

王者荣耀初衷玩家名字

最近流行用ID玩实时弹幕,比如有个叫"打野在偷龙"的兄弟,每次发信号对面都往龙坑跑,结果发现他在下路清线——这波在大气层。

四、那些被系统制裁的名字

天美审核越来越魔幻,朋友ID"蔡文姬脚气"被强制改名,改成"蔡文姬脚气治疗专家"反而通过了。目前已知高危词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任何身体部位+动词组合
  • 带"巅峰"二字(疑似诱导代练)
  • 英文单词"King"(别问为什么)

最冤的是个叫"稳健选手"的,系统判定"稳"是"隐晦涩情",他申诉时客服建议改名"不稳健选手"——这波反向操作我给满分。

凌晨四点的阳光照在手机上,我又匹配到那个"闪现接平A",这次他玩的是达摩。看着他ID我突然悟了:这游戏哪有什么正经ID,不过是一群戏精在峡谷里的大型角色扮演罢了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