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田园活动如何用社交媒体「接地气」宣传?
最近有朋友问,他们家承包的月田园农家乐准备搞亲子采摘活动,在朋友圈发了三天只有3个人报名。我随手翻了翻他们的宣传内容,满屏都是「金秋特惠」「天然无公害」这类硬邦邦的文案,配上模糊的草莓地照片,连我都懒得点开看大图。
一、选对平台比砸钱重要
上次去市集遇到做葡萄园的老张,他神秘兮兮给我看手机:「瞧瞧,我在抖音发了段葡萄架下挂许愿牌的视频,第二天来了二十多辆自驾游的车。」说着给我看他后台数据——83%的观众是25-40岁女性,这群体正是亲子游的主力军。
1. 不同平台的性格密码
平台 | 用户画像 | 内容偏好 | 最佳发布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
微信 | 30-50岁家庭客 | 带价目表的九宫格 | 晚饭后8-9点 |
抖音 | 20-35岁年轻父母 | 15秒沉浸式体验 | 午休12点/晚上7点 |
小红书 | 精致妈妈群体 | ins风打卡教学 | 周末早上9点 |
二、把田园故事掰碎了说
我们村的李大姐有招绝的,她在视频里教城里人怎么挑甜西瓜:「看纹路要像裂开的冰裂纹,拍起来的手感就像拍小娃娃屁股。」这条视频在抖音播放量破了50万,周末来摘瓜的客人把田埂都踩平了。
- 内容三板斧:
- 凌晨五点采摘的露水特写
- 老农数十年种菜心得
- 城里孩子第一次喂山羊的囧态
2. 文案小心机
对比这两条标题:
「月田园秋季采摘开始啦」「教你在葡萄架下拍出电影感|隐藏在城市边的童话果园」
后面那条带着具体场景和实用价值,转发量是前者的7倍。
三、让用户成为自来水
上个月去参观的有机农场有个妙招,他们在草莓棚里挂了带编号的木牌。客人摘完草莓可以跟木牌合影,发朋友圈时自动变成「我在月田园认领了第168颗草莓」。
互动方式 | 参与率 | 成本 |
---|---|---|
转发抽奖 | 12% | 200元奖品 |
故事征集 | 35% | 0元 |
打卡积分 | 58% | 定制挂牌 |
四、把流量变成真金白银
认识个做农家宴的老板,他在抖音直播炒土鸡时,把优惠券链接做成「抢鲜体验价」。观众眼看着锅气腾腾的炒鸡,直接就能下单59元抵100元的券,当天核销率高达73%。
- 转化三件套:
- 限时特惠(倒计时功能)
- 拼团优惠(3人成行立减)
- 老带新奖励(送时令蔬菜)
晚风掠过稻田掀起层层绿浪,远处传来孩子们捉泥鳅的笑闹声。这样的画面正在无数人的手机屏幕上跳动,悄悄点燃着城市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下次经过农家乐的草莓棚,记得试试把手机镜头对准叶尖将落未落的露珠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