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发军饷和平安京到底啥关系?这事儿得掰开了说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第N次刷到"阴阳师发军饷"的讨论,突然发现很多人把它跟平安京划等号——这误会可大了!今儿咱就唠明白这事儿,顺便把平安时代的工资制度给你扒个底朝天。

先说结论:军饷≠平安京

《阴阳师》游戏里确实有发军饷的玩法,但平安京是都城,军饷是军队系统,这俩就像火锅配冰淇淋,虽然都在餐桌上但完全不是一码事。真实历史上,平安时代的军队发饷流程复杂着呢,得从「军团制」「班田制」两套系统说起。

平安时代的军队到底怎么运转?

根据《延喜式》记载,当时军队主要分三类:

阴阳师发军饷是平安京吗

  • 卫府兵:相当于首都警卫队,确实驻扎平安京
  • 军团兵:地方常备军,分散在全国
  • 征夷军:临时组建的讨伐部队

真正领固定军饷的只有卫府兵,他们的待遇是这样的:

职位 月俸 实物补贴
大将 绢20匹 盐3斗、米5石
少尉 绢5匹 盐1斗、米2石

游戏和现实的差异在哪?

《阴阳师》把军饷系统简化成了日常任务奖励,这设计其实挺聪明:

  • 用「勾玉」代替真实货币体系
  • 把「军功」改成了日常活跃度
  • 加入「寮勋章」这种现代工会概念

但历史上哪有这么方便?9世纪的《类聚三代格》里记载,士兵想领饷得先通过「兵部省→国司→郡司」三级审批,有时候要等大半年。有文书记载,某个士兵的冬装补贴到第二年夏天才批下来——这效率放游戏里早被玩家骂退游了。

几个容易混淆的冷知识

阴阳师发军饷是平安京吗

1. 平安京的守卫其实穷得很:虽然守着首都,但卫府兵到10世纪后经常被欠饷,藤原道长的日记里就写过士兵集体讨薪的事

2. 阴阳师根本不管发钱:历史上阴阳寮属于文官系统,最多算个气象局+民政局,管发饷的是大藏省

3. 游戏里的「军饷」其实是现代KPI:那种每日登录就领奖励的机制,原型更像是江户时代的「扶持米」制度

如果真穿越到平安时代领饷...

你得准备这些材料:

  • 盖有国司印章的「解文」(介绍信)
  • 证明身份的「兵符」
  • 记录服役天数的「勤务注文」
  • 有时候还要自带「糒」(干粮)当贿赂

而且领到的可能是一堆奇怪的东西:

地区 常见军饷 备注
近畿 绢、铜钱 最值钱但经常缺货
东北 粗布、铁器 边境部队常以物易物
九州 海产品干货 能放很久但容易招老鼠

我在京都大学图书馆见过一份10世纪的领饷记录,有个士兵连续三年领到的都是陈年海带,最后他在文书边缘写了句「もういらない」(不需要了)——这种人间真实游戏里可不会还原。

为什么这个误会能传开?

仔细想想挺有意思的:

  • 游戏UI把「平安京」地图和「军饷」按钮放得太近
  • 很多攻略UP主图省事直接说「平安京领工资」
  • 玩家们口耳相传时自动简化了信息

这就像现在有人说「在故宫领工资」,其实可能是在故宫旁边的旅行社上班。不过话说回来,要是真能在平安京领到游戏里那种军饷,估计藤原家的贵族们都要抢着当小兵了。

写到这里看了眼窗外,天都快亮了。突然想到《枕草子》里有段描写,说有个卫府兵在宫门外等发饷等到睡着,被路过的贵族嘲笑「像只呆头鹅」——古今打工人,谁还不是个工具人呢?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