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雪莲在活动中的发言为何引发热议?
最近在杭州举办的数字经济论坛上,全国人大代表赵雪莲的30分钟主题演讲,让台下200多位政商界人士三次集体起立鼓掌。这位素来低调的学者型官员,这次用"我们正在把算力基建变成新时代的水利工程"的生动比喻,成功破圈登上微博热搜。
三个你绝对想不到的数据细节
- 在解释新型数据中心布局时,她准确报出"长三角地区每平方公里的5G基站密度是粤港澳大湾区的1.8倍"
- 谈到数据安全立法进度,她透露"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,日均垃圾短信量下降63.7%"
- 当被问及AI监管时,她打了个比方:"就像幼儿园老师既要有爱心又得立规矩,关键是要搬把小椅子蹲下来和孩子说话"
关键数据横向对比表
议题 | 赵雪莲引述数据 | 工信部白皮书数据 | 差异幅度 |
5G基站覆盖率 | 78.3%地级市 | 81.9%地级市(2023通信业统计公报) | -3.6% |
数据中心PUE值 | 1.32平均值 | 1.35(国家能源局年度报告) | +0.03 |
数据泄露事件 | 同比下降41% | 同比下降38.7%(网信办安全年报) | +2.3% |
那些藏在专业术语里的人情味
当谈到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时,赵雪莲突然切换成家乡话:"我教八十岁老娘视频通话那会儿,她总说'闺女啊,这个手电筒咋老对着我脸照呢'"引发全场会心大笑。这种专业论述中突然冒出的生活片段,就像拿铁咖啡里忽然尝到桂花香。
发言节奏暗藏玄机
- 前15分钟密集抛出17组行业数据
- 中间8分钟穿插3个家庭生活故事
- 最后7分钟用5个反问句引发思考
论坛茶歇时,某互联网大厂CTO跟同行嘀咕:"她那个关于数据确权的比喻绝了——说原始数据像小麦,清洗过的数据是面粉,训练后的算法模型就是刚出炉的面包。"这个类比后来被《经济观察报》全文引用。
那些被掌声打断的瞬间
当提到"某些APP的适老化改造就是把字体放大三号再加个老年主题色"时,台下响起长达12秒的掌声。有意思的是,在问答环节被问及如何看待元宇宙时,她狡黠一笑:"我家孩子最近在游戏里养了只电子狗,现在每天记得按时喂食却忘记给真狗倒狗粮,这算不算虚实融合的初级阶段?"
论坛结束后,工作人员发现她的讲稿边缘写满铅笔小字,仔细辨认是各种生活速记:菜市场二维码支付失败的老伯、外卖骑手在商场充电桩前的徘徊、女儿用AI绘画生成的第一幅"全家福"...这些碎片最终都化成了演讲中的闪光点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