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阴阳师遇上火影:技能设计到底算不算抄袭?
凌晨3点,我第N次刷到"阴阳师抄袭火影"的帖子,泡面汤都凉了。作为一个同时玩过2000小时阴阳师、把火影追到博人传的老二次元,今天非得把这事儿掰扯清楚不可。
先看几个争议最大的技能对比
有人说阴阳师里某些式神根本就是火影忍者的翻版,咱们直接上硬货:
争议点 | 阴阳师技能 | 火影技能 | 相似度 |
分身术 | 妖狐的"残影" | 鸣人的影分身 | ⭐️⭐️⭐️ |
写轮眼 | 阎魔的"审判之眼" | 宇智波家的写轮眼 |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尾兽化 | 酒吞童子的"鬼王降临" | 鸣人九尾化 |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看到没?最像的就是酒吞变身那个红光特效,第一次见确实会联想到鸣人爆九尾。但你要是翻过《百鬼夜行绘卷》就知道,日本妖怪传说里本来就有"鬼人化"的设定...
扒一扒文化母体这回事
凌晨4点,我翻出大学时买的《日本神话体系研究》,发现个有意思的:
- 火影的查克拉概念源自印度瑜伽
- 写轮眼的"月读""天照"直接用了日本神道教术语
- 阴阳师的式神系统根本就是平安时代阴阳寮的复刻
说白了大家都在薅同一只文化羊的羊毛。就像你不能说周杰伦抄袭了陶喆,因为他们用的都是R&B套路。
法律层面怎么界定?
查了2018年《网络游戏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》,判定游戏技能抄袭需要同时满足:
- 表达形式高度重合
- 核心玩法实质性相似
- 存在接触可能性
阴阳师的美术资源全是和风重绘,技能名称像"鬼火""符咒"这些,在《源氏物语》里就能找到原型。倒是火影里"螺旋丸"这种原创命名更可能构成专利——虽然岸本齐史压根没注册过游戏技能版权。
玩家真实体验对比
我采访了打阴阳师的室友和看火影的女友(对,他俩经常为这个吵架),发现个有趣现象:
- 火影玩家觉得:"酒吞开大时的吼叫声太像鸣人了!"
- 阴阳师玩家反驳:"你让九尾和酒吞对打试试?一个靠查克拉一个耗鬼火,机制完全不同好吗"
这就像说王者荣耀的李白抄袭英雄联盟的亚索——玩过的人都知道手感差着十条长安街。
开发者的创作逻辑
翻到网易2016年的开发者访谈,主美说过段大实话:"我们参考的是《今昔物语集》里的鬼怪形象,要真说借鉴,可能更多来自《滑头鬼之孙》这类动漫。"
而岸本在《火影忍者秘传·临之书》里明确写过:"忍者结印手势参考了能剧,尾兽设计受到《神奇宝贝》进化形态启发。"
你看,创作者自己都承认在站在巨人肩膀上。游戏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:玩法不受版权保护,否则第一个被告的应该是所有FPS游戏——毕竟谁不是从CS那里学的开枪要瞄准呢?
那些被忽略的本质差异
凌晨5点,泡第三杯咖啡时突然想通个事:
- 战斗系统:阴阳师是回合制卡牌,火影手游是横版格斗
- 成长体系:一个靠御魂强化,一个靠忍术修行
- 剧情内核:安倍晴明解谜vs.鸣人热血成长
这就好比说《西游记》抄袭《希腊神话》,因为都有半神英雄打妖怪——完全不是一码事啊!
行业内的通用设计
在游戏设计教材《Game Mechanics: Advanced Game Design》里,Ernest Adams早就说过:"所有游戏都在复用基础交互模式"。比如:
常见机制 | 出现游戏 |
能量槽系统 | 从街霸到原神都在用 |
分身技能 | DOTA的幻影长矛手、LOL的妖姬 |
真要较真起来,火影手游里宇智波鼬的"月读"和《女神异闻录5》的幻象攻击不是更像?
天快亮了,最后说个冷知识:阴阳师里被骂最凶的"阎魔审判之眼",其实原型是日本传说中的阎魔王,比写轮眼的设定早出现了至少800年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