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生腹肌训练中应如何选择合适的重量?看完这篇就懂了
老张上周在健身房和我抱怨,说他跟着网红教程练了三个月腹肌,腰围没减反而把腰给练伤了。我凑近一看,好家伙,他做仰卧卷腹时胸口压着20公斤杠铃片,脖子都快扭成麻花了。这让我想起很多男生在追求八块腹肌时,都容易栽在「重量选择」这个坎上。
一、为什么重量选择这么重要?
记得刚健身那会儿,我也觉得往身上加的铁片越多越爷们。直到有次看到健身房王教练带的学员,用2.5公斤哑铃就把腹肌练得刀刻似的,才明白这里面大有门道。咱们腹部肌肉主要由慢肌纤维构成,天生适合耐力训练,这和练胸肌的二头肌可不一样。
- 重量过轻:像用羽毛挠痒痒,练半天没感觉
- 重量适中:肌肉能持续燃烧,第二天酸爽得刚刚好
- 重量过大:轻则借力代偿,重则腰肌劳损
1.1 新手最容易踩的坑
我表弟去年办健身卡时特兴奋,第一次练悬垂举腿就挂上15公斤腰带。结果第二天扶着腰来找我,说感觉脊椎要散架。后来带他重新开始,从自重训练慢慢过渡,现在都能标准完成10公斤的绳索卷腹了。
训练阶段 | 建议重量 | 目标次数 |
初学者(0-3个月) | 自重或1-5kg | 15-20次/组 |
进阶者(3-6个月) | 5-10kg | 12-15次/组 |
高阶训练者(6个月+) | 10-20kg | 8-12次/组 |
二、三个实用挑选技巧
上周陪媳妇逛超市,看到有个小哥在米袋区练俄罗斯转体。突然发现生活中的重物其实都是很好的训练工具,关键要会选。这里教大家几个我这些年总结的土方法:
2.1 呼吸测试法
做卷腹时如果能完整说完「吃葡萄不吐葡萄皮」,说明重量太轻;要是憋得脸通红连「吃...」都说不利索,那就是过重了。理想状态是每组最后3次需要稍微停顿换气。
2.2 脊椎感知法
在健身房看到有人练仰卧起坐时脖子往前探得像乌龟,这就是典型代偿。正确的做法是全程保持下背部贴地,想象肚脐往脊椎方向吸。要是加了重量后腰部开始架空,赶紧减重。
2.3 次日检验法
练完第二天如果腹肌像穿了隐形盔甲,按压时有轻微酸胀感,说明重量刚好。要是疼得咳嗽都费劲,或者完全没感觉,就得调整了。我习惯在训练日志里记下每次用的重量和身体反应。
三、不同动作的黄金配重
去年参加健美比赛时,认识了个练了八年腹肌的老哥。他告诉我个秘诀:「腹肌训练要像吃火锅,不同部位得蘸不同调料。」这里分享几个经典动作的配重方案:
- 仰卧卷腹:抱药球比杠铃片更安全
- 悬垂举腿:脚踝绑沙袋别超过体重的5%
- 绳索卷腹:从最轻片开始逐个试
动作名称 | 新手重量 | 老手重量 |
仰卧举腿 | 自重 | 脚夹5kg哑铃 |
跪姿绳索卷腹 | 10-15kg | 25-35kg |
侧平板提拉 | 2-3kg哑铃 | 5-8kg壶铃 |
四、这些信号提醒你该换重量了
健身房常看到有人常年用同样的重量训练,这就像总穿同一尺码的衣服。当出现这些情况时,就该考虑调整了:
- 原本要咬牙完成的组数现在能轻松完成
- 训练后腹肌不再有泵胀感
- 可以边训练边和旁人聊天
最近带着邻居小李调整了他的训练计划,把他用了半年的10公斤杠铃片换成15公斤后,他说终于找回了刚开始健身时的酸爽感。不过要注意,每次增幅别超过原重量的20%,就像开车换挡要循序渐进。
五、特殊人群要注意的事
上次体检医生提醒我,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练腹肌要格外小心重量选择。这类人群建议采用「反向递减法」:先用较轻重量做1组,再换成更轻的做第2组。另外办公室久坐族建议多练平板支撑这类静态动作,少做负重卷腹。
天热了,健身房镜子前撸铁的人越来越多。看着那些咬着牙举起大重量的兄弟,总想过去拍拍他们说:兄弟,练腹肌不是举重比赛,找到适合自己的重量,才能让训练效果像滚雪球一样累积。最后送大家我教练常说的话:「肌肉不长在铁片上,长在科学训练里。」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