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活动:关于未来城市,这三本书值得你放进书架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周六下午在咖啡馆改方案时,邻座两个程序员正激烈讨论着"15分钟城市"的概念。我搅拌着凉掉的拿铁,忽然想起上周在地铁站看到的全息投影广告——那些漂浮在空中的立体街道图,像极了小时候读的科幻连环画。

当书架遇见未来

我的工程师朋友老王总说:"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它。"而对我们普通人而言,或许可以先从理解它开始。最近整理了书房,发现三本关于未来城市的著作特别适合搭配阴雨天的红茶,且听我慢慢道来。

《未来之城:智能时代的城市设计》

科技活动:介绍几本关于未来城市的书籍

麻省理工建筑系主任卡洛·拉蒂的这本蓝皮书,简直像给城市做了场精密解剖。去年参观深圳智慧城市展厅时,讲解员提到的"城市操作系统"概念,原来早在第78页就有完整推演。书中那个用AR眼镜调节建筑透明度的案例,现在回想起来,跟上周在陆家嘴看到的玻璃幕墙投影广告竟有七分神似。

  • 惊喜细节:第132页的"排水沟物联网"方案
  • 适合场景:通勤地铁上碎片化阅读

《折叠都市:未来生存指南》

东京大学空间社会学教授山田太郎用大阪地下城作引子,带出个惊悚观点:未来的阶级分化可能直接写在城市立体结构里。记得去年在香港参观那座把商场、地铁、住宅揉成巨型立方体的综合体时,背脊莫名发凉的感觉,竟和读第六章时的体验完全重合。

  • 神来之笔:用快递无人机轨迹模拟社会流动
  • 打开方式:周末午后配威士忌慢读

数据不会说谎

书名 作者背景 核心数据支撑 预测实现年限
《明日蓝图》 NASA城市科学组 2035年能源模型 2028-2040
《折叠都市》 东京大学团队 大阪地下城调研 正在进行时

《明日蓝图:科技如何重塑我们的家园》

NASA前工程师凯特·威廉姆斯把航天科技嫁接到城市规划,提出用月球基地技术解决地面住房危机。上个月在雄安新区看到的模块化建筑工地,活脱脱就是从第45页的设计图里蹦出来的。书里那个"垂直贫民窟"的案例,倒是让我想起去年曼谷暴雨时,那些漂浮在水面上的贫民社区。

  • 烧脑设定:大气层外城市废弃物处理方案
  • 阅读提示:建议搭配草稿纸边读边画

纸上得来终觉浅

上周带着《未来之城》去浦东美术馆看城市主题展,书里提到的"动态天际线"概念,在艺术家用LED模拟的日升月落中变得触手可及。当保安第三次提醒我闭馆时间时,才惊觉自己站在展品前对照着书中的段落读了整整三个小时。

窗外的霓虹又开始在玻璃幕墙上跳舞,咖啡机发出熟悉的蒸汽声。或许下次同学聚会时,我们可以聊聊书里那个用废弃地铁隧道改造成的垂直农场——反正张同学在做立体种植,李同学在搞智慧物流,这不正是书里写的"城市拼图"么?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