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三点半,我搞懂了蛋仔派对抠图的所有门道
凌晨两点十七分,我的第五杯咖啡已经见底。显示器上那个粉色蛋仔的轮廓像在嘲笑我——边缘全是锯齿,背景还残留着诡异的绿色像素。这已经是今晚第七次尝试给蛋仔派对游戏角色抠图了,而我的PS图层堆得比泡面碗还高。
为什么你的蛋仔总像被狗啃过?
上周帮表妹做生日贺卡时突然发现,网上那些蛋仔抠图教程要么太基础("点击魔棒工具"这种废话),要么直接卖素材包。最气人的是某百万粉UP主的"终极教程",结果视频里用的根本是付费插件。今晚我非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不可。
- 锯齿灾难:用魔棒工具直接选中的边缘像电锯惊魂
- 颜色污染:头发丝里总藏着原背景的残余色
- 透明地狱:导出PNG时突然多出灰色马赛克
真正有用的工具清单
工具 | 适用场景 | 致命缺点 |
钢笔工具 | 轮廓清晰的蛋仔造型 | 手抖星人噩梦 |
通道抠图 | 毛发/半透明材质 | 要懂RGB原理 |
选择并遮住 | 快速处理简单背景 | 容易吃像素 |
试到第三个小时,突然在某个俄罗斯论坛的2017年帖子里发现关键:蛋仔的材质特殊。那些光滑的塑料反光面要用颜色范围+羽化组合拳,而毛绒款得在Lab模式下调明度通道。
手残党也能学会的实战步骤
窗外开始有鸟叫了,但我的方法终于见效。分享这个熬出来的傻瓜流程:
- 用吸管工具取样蛋仔主色,容差调到53(这个数字很玄学但有用)
- 在通道面板里复制蓝色通道(别问为什么,蛋仔就吃这套)
- Ctrl+点击缩略图获得选区后,立即添加蒙版
- 用5px柔边画笔在蒙版上修补缺失部分
注意!很多人死在最后一步——导出前一定要勾选"透明度"和"交错",否则微信发出去会自动补白底。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上周被表妹嘲笑了整整三天。
那些教程不会告诉你的冷知识
- 蛋仔的粉色在HSB模式下饱和度普遍在85-90之间
- 用涂抹工具(强度12%)可以修复毛边,比高斯模糊自然
- 遇到渐变背景时,先用色阶把对比度拉到80再抠
凌晨四点二十三分,我的文件夹里终于有了完美透明的蛋仔PNG。保存时突然想到《数字图像处理》教材里那句话:"最好的抠图是看不出抠图痕迹的抠图"。现在看着这个圆润的粉色小家伙,感觉今晚掉的头发都值了。
咖啡机又开始运作,隔壁早起的大爷在咳嗽。或许该给这个熬夜成果起个名字?就叫它「蛋仔幸存者工作流」好了——毕竟我们都是从无数失败案例里活下来的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