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将:从休闲到竞技,一场思维与运气的较量
打麻将是一种竞技性活动吗?
周末去老王家串门,一进门就听见哗啦啦的麻将声。四个人围坐在自动麻将桌前,桌上码着整整齐齐的牌墙,老张正捏着张二饼犹豫要不要碰。这样的场景在小区里太常见了,但要说这是正经八百的竞技比赛,怕是李大妈听了要笑掉假牙。
一、麻将桌上的硝烟味
要说竞技性,得先看麻将的底子。这玩意儿最早出现在江苏太仓的粮仓,水手们用竹片计数演变而来。现在的竞技麻将可讲究多了——世界麻将运动会规定,选手要背熟81种番型,比赛时还要用专业防作弊麻将桌。
- 2017年国际智力运动联盟正式收录麻将
- 国家体育总局2005年颁布《中国麻将竞赛规则》
- 日本职业麻将联赛选手要考取「プロ雀士」资格证
竞技麻将三大铁律
跟小区大爷玩的「卫生麻将」不同,正经比赛里禁止吃零食、限定思考时间、必须使用标准记分软件。去年杭州亚运表演赛上,选手们甚至要过安检才能带牌尺入场。
二、麻将VS传统竞技项目
麻将 | 围棋 | 德州扑克 | |
运气成分占比 | 约30% | 0% | 40% |
国际赛事奖金 | 最高500万(世界麻将大赛) | 3000万(应氏杯) | 1亿(WSOP) |
数据来源 | 《竞技麻将发展白皮书》 | 中国围棋协会年报 | 国际扑克联合会 |
三、街坊邻居看不懂的门道
去年社区举办麻将比赛,冠军小刘用的「三色三步高」打法,把对门王婶看得一愣一愣的。专业选手要掌握概率计算、牌效分析,跟炒股似的得看K线图——麻将职业选手训练时真用数据分析软件。
那些年打过的冤枉牌
- 以为「清一色」最厉害,其实「九莲宝灯」才是王者
- 「大四喜」看着威风,实际出现概率比中彩票还低
- 比赛禁用「十三幺」这种高难度牌型,说是太看运气
看着楼下棋牌室冒出的缕缕青烟,忽然想起国家体育总局那个银色奖杯。或许哪天小区公告栏会贴出「麻将考级通知」,到时候张大爷的退休生活就要从遛鸟变成背牌谱了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